2019年1月,公司繼續完善鋰電負極產業鏈的整合,參股鋰電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企業石棉縣集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完成了湖南、貴州、四川三大新能源鋰電負極材料產業基地的戰略布局。
2018年1月,公司推進鋰電負極產業鏈的整合,完成對貴州格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收購,具備了先進的鋰電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能力。
2017年2月,公司開放發展,完成對湖南星城石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購(現已更名為: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戰略布局新能源鋰離子電池產業領域,形成“磁電裝備+鋰電負極”雙主營的業務格局。
4月27日,公司與中國工程院院士羅安及其創新團隊成功組建中科電氣院士工作站。近年來,公司組建了“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湖南省冶金電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高校、院所建立了長期技術合作戰略夥伴關係,進一步增強了科技創新實力,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中國專利金獎1項、湖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在此基礎上,公司聯合中國工程院院士羅安及其創新團隊,組建中科電氣院士工作站,共同致力於特種大功率電磁攪拌電源係統、新型電力電子裝備等方麵的產學研合作,在磁電技術的廣度和深度上不斷創新發展。
2015年12月轉讓所持控股子公司嶽磁高新全部51%股權;
2015年10月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的湖南中科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中間包通道式感應加熱與精煉係統”科技成果鑒定會在湖南省嶽陽市順利召開,經鑒定,該產品總體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居國際領先水平。
2014年6月轉讓全資子公司宸中置業100%股權;
2014年11月轉讓所持控股子公司中科天中全部60%股權;
2014年8月,公司與湖南大學聯合開發的發明專利“兩相逆變電源係統及其綜合控製方法”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專利獎金獎、湖南省專利獎一等獎。此次獲獎,對於提高公司知名度,進一步激勵公司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引領嶽陽市企業更加重視知識產權戰略,提升核心競爭力,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6月8日,公司獲得“冶金電磁能量變換技術湖南省工程實驗室”授牌。“冶金電磁能量變換技術工程實驗室”於2010年經湖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批準,以服務本企業為基礎,逐步將技術服務覆蓋到全省的電磁裝備製造企業,建設成為湖南省電磁裝備研發和檢測的重要基地,打造湖南電磁產業的技術中心。
2012年8月,公司整體搬遷至嶽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嶽陽大道中科工業園。
截止到2012年10月,公司電磁攪拌成套設備銷售突破1500流大關。
2012年9月,公司自主研發的新產品--中間包通道式電磁感應加熱與精煉裝置研製成功並向市場推廣。
控股廣東中科天中工業物聯網有限公司60%的股權,公司開始涉足物聯網領域。
截止到2011年6月,公司銷售的電磁攪拌成套設備突破1000流大關。
設立全資子公司嶽陽宸中創業置業有限公司。
控股湖南嶽磁高新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權,增強了公司在傳統產品中的生產和研發能力,使公司成為傳統電磁產品品牌企業。
公司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公司董事李愛武同誌被評為“湖南省勞動模範”。
公司被認定為軟件企業。
公司成立湖南省冶金電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公司銷售的電磁攪拌成套設備突破500流大關。
舉辦“板坯連鑄用高推力電磁攪拌輥成套”科技成果評價會。由中國金屬學會組織的評價委員會成員一致評定該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創造了民族自主品牌,為我國的鋼鐵工業和國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成功登陸中國創業板,成為國內電磁行業一家上市公司。
完善內部管理,建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股份製公司--湖南中科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成功開發國家發明專利產品——高磁場二冷區板坯電磁攪拌輥,該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創造了民族自主品牌。
成功開發高壓變頻器成套產品,進一步提升公司創新能力,擴大公司產品範圍。
成功開發銅管內冷式電磁攪拌器,打破被國外企業壟斷的局麵,完成了進口替代。
公司產品出口加拿大、巴西等國,正式拉開向國際市場進軍的帷幕。
由餘新、李愛武、禹玉存、鄒益南、陳輝鼇、陶冶等16人發起並出資600萬元正式成立嶽陽中科電氣有限公司。
成功開發獨立冷卻水內置式電磁攪拌器,避免了內置式電磁攪拌器被淘汰的命運。